2024:储能行业十大现状和四大趋势(80.300, -1.91, -2.32%)、(22.950, -1.30, -5.36%)、(23.400, -1.07, -4.37%)、(46.300, -2.54, -5.20%)、(33.220, -2.20, -6.21%)、(48.260, -1.75, -3.50%)、(22.760, -1.01, -4.25%)、(4.730, 0.05, 1.07%)、(47.170, -3.33, -6.59%)、(23.900, -1.03, -4.13%)、(13.470, -1.35, -9.11%)、(45.700, -2.66, -5.50%)、(19.000, -1.01, -5.05%)等。 09 构网型储能初入大众视野 从“跟网”到“构网”,2023年,构网型储能初步进入大众视野。这要求在新能源侧的储能系统上增加新型控制策略,使其具备同步发电机或者类似同步发电机的频率调节和电压控制能力,形成构网型储能系统。 原因是新能源发电占比快速提升,电力系统逐渐呈现“双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特征,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机理、功能形态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问题凸显,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严峻挑战。 10 液流电池商业化提速 液流电池具备本征安全的特点,在高安全性要求的储能领域中具备优势,虽然液流电池正处于商业化初期,但随着长时储能趋势逐渐明朗,液流电池热度只增不减。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液流电池产能规划已超过90GWh,投资金额超417亿,签约/在建/投产项目近40个。液流电池发展显著提速,2025年国内液流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0GWh(按4小时测算,含出口),复合增速超90%。 如今,站在2024年的起点之上,能否“拨开云雾见月明”?基于价格战背景,2024年储能发展将有这四个“关键点”: ①电芯企业从“卷”电芯走向“卷”系统 随着电池企业加入储能系统集成赛道,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目前包括(259.100, -9.16, -3.41%)、(278.490, -7.51, -2.63%)、亿纬储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蜂巢能源等众多电池厂开始逐步涉足集成业务。电芯厂纷纷开发储能系统新品,除了直流侧产品外,不少企业亦开发交流侧系统新品,应用场景覆盖电源侧、工商业侧、用户侧等,直接参与储能领域的竞争。如果电芯厂商转型成为全系统的角色,可能会与现有的客户产生竞争,会综合各方面进行博弈。 ②与其内卷,不如出海 从市场占比来看,海外市场需求大,也让越来越多的储能企业选择出海寻求出路。除了传统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主流储能市场外,东南亚、非洲及一带一路国家等也成为重要目标市场。 ③储能产业从价格驱动走向价值驱动呼吁日盛 内卷背后,储能产业加速走向价值驱动,市场寻求的并不是低价,而是真正的降本能力。如,工商业侧,储能企业后端能力加速浮出水面,运用AI、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提升业主的收益。 ④挖掘储能新增量市场正在挖掘 首当其冲的是,除了目前国内发电侧的新能源配储、传统用户侧等储能领域,工商业储能运用场景不断被挖掘。再次,不断挖掘产品使用范围,突破锂电池运用上限。
|